記得以前好愛打文章,一天生產了3篇文章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。
我把每件事情,都可以文字化放在網路上,希望與人分享我的喜怒哀樂。
後來,知道把每個人的名字都打出來是件很不禮貌的事情,我開始用各式各樣的人稱去抹掉人名。
結果,引來的是大家的對號入座,對我有更多的誤會,漸漸的....我不寫文章了....
不寫文章對我的人生並沒有太大的改變,很多情緒的渲泄變得更是直接,
人與人之間的交際變成我很大的課題,幸好我的朋友們都很能容忍我,知道我不是故意的,
到了現在,facebook成了大家之間的共同話題,好似沒有fb就不是地球人一樣。
在學生時代擁有facebook,玩得會比以前擁有無名來的氾濫!
吃東西也po、玩樂po、心情不好po、去到哪都要打卡、別人說了什麼話也要po,
如此之氾濫程度,嚴重的侵略了我的大學生活,
重點,無名必須要別人點開自己專頁才看得到,fb卻無時無刻都在別人眼前更新著。
我和大家一樣,是個什麼都愛昭告世界的人,但並沒有惡意,為了就是分享我的一天。
後來有人說:『其實我並不是那麼想看』,但我還是覺得,你不想看就不要看,我愛po是我的事!
不過如此氾濫的表達自己,是一種很幼稚的小孩子行為,但學生時代真的很無所謂!
有個入社會已久的人這麼說的:『想認識一個人,看他的fb就知道了。』
是這樣嗎?其實我也不曉得,因為連自己都不是全部認識自己,何況是看fb呢?
我把他歸類為,以偏概全的一種!
一個有責任感的人,會學會面對面談話的藝術,而不是用網路來代表自己的發言,
不會把自己弱的一面攤給大家看到,讓人有機會來攻擊自己的弱點。
聰明的人,會利用網路的力量,為自己塑造出完美的形象讓大家認識。
但對於學生實在使用氾濫的我來說,真的已經來不及了,
就跟生孩子一樣,生出來都長到3歲才發現他不是老公的,
被全世界發現後,在懊悔也無法塞回肚子裡重新來過一樣,事實就是事實,
不會有人想知道當初究竟發生了什麼事....
我剛正式踏入社會,就踏入的是一個狹小的圈子,甚至是無國界的小
從自己選擇這項專業開始,你自小的學習過程到出社會的每一件事情,都會跟著自己一輩子!
我遠離家鄉,想重新生活,結果逃不出過去,只能暗自慶幸自己以前是個乖孩子,沒什麼爭議。
而新的環境,卻也不是認識新的我,而是先從網路口耳相傳先認識了我得過去,再來認識我...
這樣,是公平的嗎?
我做了每一件事情,別人不會想從我這裡知道我的想法,
而是會透過網路去問問過去就認識我的人,為什麼我會這樣做。
為什麼不問我?
長大了嗎?我覺得還沒,
因為我還是很依賴fb,我想和過去有所聯繫,卻又想再現在塑造新的自己,
兩邊攪在一起相互衝突著,讓現在的我過的並不是開心的,甚至非常的不快樂。
我無法理解大人的世界,為什麼總是不願意用自己的角度去認識一個人,
卻要相信一個人的過去,還有別人所訴說主觀的我,不懂。
我相信語言的力量,絕對可怕!
越來越大,才發現為了保護自己,最後卻找不到自己。
而,從前從前 說話真的沒有這麼難。